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127章 (第1/4页)
第127章 第一百二十七章 王老先生在国子监祭酒的位子上几十年,又博学多才,极得监生爱戴。只近年来他年已垂暮,不再亲自授课,也算得国子监一大憾事,有还好学的监生有疑难往他面前去求教的,老先生最喜年轻人一心向学,自然耐心解答。 前些年他还担任过太子太傅一职,正逢夏景行从洛阳离家前往幽州从军之时,教导东宮数年,来后见太子与二皇子在朝中结党,已成党争之势,王老先生便以年老精力不济为由,推脫了此职。 太子原也着意招揽王老先生,想着他门下弟子遍布朝野,若得老先生鼎力支持,在士林间自然呼声极⾼。奈何王家自来不慕权势,尤其党争之害,王老先生熟读史书,不思自明,着力拒绝,又有齐帝心有介怀,窥得太子机心,到底准了王老先生所求,才使得他从东宮脫⾝,仍回国子监供职。 等到夏景行青云直上,战功赫赫,太子又后悔当初轻易放走了王老先生,不然他是夏景行外祖⽗,听说夏景行回京之后又有来往走动,这祖孙俩一文一武,是都得力臂膀。 奈何一招错失,到底失了良机,再后悔也无用。 王老先生大半辈子教书育人,比起宮中龙子凤孙,是还外间学子更有向学之心。今⽇他才带着个七*八岁的小书童进了国子监,迎面遇上傅司业,乃是他的副手,才打了声招呼,一低头就瞧见个稚子,顿时纳罕不已:“大人是这从哪里拐了个小郞君回来?您老往⽇⾝边的童儿瞧着可没么这机灵的。能借下官用会一不?”手经已摸到了小平安脑袋上。 小平安往⽇在夏家园子里跟着夏南天,南来北往的人见多了,又有燕王府里先生教着,跟着世子淘气,三教九流的人都见识过的,这孩子瞧着就是一脸机灵样儿,又不怯场,全然不似缩头耷脑的下人仆妇教养出来的孩子,被傅司业摸着脑袋,还朝他露出个笑模样,“伯伯好。” 傅司业年逾四旬,颔下一副美髯,听得他脆声叫伯伯,又将他仔细打量,这才现发他⾝上⾐衫颜⾊虽素净,但仔细瞧就会现发细节处也极妥帖,绝非寻常下人僮儿该的有样子,立刻追着问王老先生:“这小郞君莫是不大人家中孙辈?怎的我却没见过?”年头节下,他往王家去的次数也多,却没见过小平安。 王老先生被他追问不休,傅司业做了他十几年副手,倒不必瞒着他,拈须笑道:“教你给猜着了,是这老夫的重孙子。” 傅司业还当他是王老先生在外任职的长孙家中孩儿,才待要夸两句,已听得他似漫不经心加了一句:“这孩子才从幽州到长安没多少⽇子,老夫带他来国子监玩玩。” 小平安大眼睛眨巴眨巴望着王老先生:“…”这与说好的不一样! 害他⽩⽩紧张了好几⽇,怕国子监里全是学识渊博之辈,己自这点学问完全拿不出手,还私下将往⽇功课又重新温习了好几遍,就怕到时候丢脸。 既然是玩玩…他悄悄的松了一口气。 傅司业却跟现发了新陆大一般,将小平安揪到了己自面前,上下左右打量了一遍,指着他道:“是这怀化大将军家的儿子?”生的着实俊秀,实不似武将家里出来的,倒似个清贵读书人家里出来的。 从幽州到长安来的,又是王老先生的重孙辈,自然有只怀化大将军家里的孩子了。 王老先生就好似出来炫宝的小孩子,明明就为着旁人的一句夸奖,真夸了还要露出骄矜的神⾊,淡淡“嗯”一声,“他⽗亲在军中忙顾不上,这孩子一时没人教导,就送到了老夫府上。”他府上孙辈们读书的都进了国子监,重孙辈们开蒙的还在⽗⺟⾝边,跟着在外面任上,府里倒真有没小平安么这大读书的孩子。 傅司业熟知这老上司古板严谨的一面,倒从不曾见过他这般模样,顿时笑了来起,牵着小平安的手就走,“既是大人重孙子,那下官就借来用用,旬考完了卷子还未发,正需要个人跟我去发卷子。”拖着他直接走人了。 既是不下仆,是还怀化大将军家里的小公子,带他去教室里玩玩正好。 小平安回头向王老先生求助:老太爷救命啊这个伯伯不我认识他! 王老先生笑着招招手,放他去感受下一国子监旬考之后的课堂盛景。 国子监每年除了年末大考,有还每旬一考,常有考生在发成绩之时痛不欲生,胆战心惊,也有手到擒来之辈,各种状态不一而⾜。 小平安跟着傅司业先去拿了厚厚一沓卷子,到得律算教室,傅司业站在讲台之上,小平安便站在他⾝侧,好奇的往下面去瞧。但见下面学子各个如临大敌,偶有一两位露出从容之态,也算得异类。 他不由想起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