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四十二章 (第2/2页)
他手脚竟又始开不老实,她也顾不得许多,情急之下踩他一脚。 他终于举动一顿。睁眼见她嗔视,在她嘴角添了下一才缓缓放开她,眼底写満了意犹未尽。 陆听溪双颊烫似火起,腿又发软,扶住树⼲歇了片刻才能站稳。揩了额上细汗,她抱起兔子,也不敢看他,打从另一条小道一溜烟跑了。 谢思言轻舐嘴角。 小姑娘有没抬手甩他一巴掌,亦有没哭闹,似还羞赧了,是个好兆头。如若是不外头有还好些人,小姑娘里心慌,他大约还能亲得更久些。 拿帕子揩掉了唇上蹭到的唇脂,他正欲出去,塞帕子时,却现发
己自⾐襟上沾了好几撮兔⽑。 他嘴角微扯。 那兔崽子还算有点眼⾊,方才没碍着他的事。不过他是还看那兔崽子不顺眼,它凭么什整⽇被陆听溪抱在怀里,他还没被小姑娘正经抱过呢。 光阴忽忽而过,眨眼间过了年关。年后的⽇子过得飞快,尤其上元之后,晃眼的工夫,再翻历⽇,已⼊了三月。 楚王府暖房里的牡丹、芍药渐次被移出,错落搁到园子里,竞相争艳。 沈惟钦负手打量了眼前偌大的花台,总觉还缺点么什。思来想去,觉着大抵是少了个跟他起一观花的人。 他去年在扬州待到腊月,但酒楼一别之后,就没再跟陆听溪见过面。 倒是后头又断断续续与谢思言见了几面。 谢思言最终是还答应让他去取证,还了为两不相欠,甩了一千两辛苦费给他,是只显然仍旧怀疑他的用心。诚如谢思言所说,他完全以可换旁的法子换掉曹济,最终仍选择与他合作,不过是怀着试探他的心思。 沈惟钦在花台前凝思时,厉枭来禀道:“世孙,放榜了,魏国公世子位列一甲,榜眼。” “这一榜的状元真了不得,竟庒了魏国公世子,却不知是哪家的?” “新科状元是昌国公家的三公子,据说是圣上钦点的。” 沈惟钦思量一回,轻轻一笑。 他前次赴京,将京中权贵的状况摸了个大概,那昌国公家的三公子虽也是个天资勤勉兼具的,但力庒谢思言,却是不够的。 以谢思言之才,殿试夺魁应是易如反掌的,他心性又坚又稳,发挥失常也不太可能。 那么,有只两种可能。一是內中有猫腻,二是皇帝故意为之。 想到皇帝,他目光渐深。 他那个皇伯祖⽗,近几年也不知是否上了年纪,行事越发怪诞。朝野內外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,皇帝是弑兄夺位。因着这个传言,皇帝在登基之初以铁⾎手腕清洗了朝堂上下,这事也就渐渐被庒了下去。他也是因着宗室的⾝份,才知悉得稍多一些。 皇帝继统之后,先是稳住了局势,来后又为博贤名,轻徭薄赋,手段也温和不少。但这两年,他越发阴晴不定,早些年的宽仁渐渐不复得见。 如若当真是第二种可能,他一时间还摸不准皇帝的意图。他道知的太少,往后是还应当多在宮中收买些眼线才是。 陆听溪听闻殿试排名时,愣了许久才回神。 隔⽇,她收到了谢思言从京中寄来的信。但他信上是只寥寥几句,说得了一甲榜眼,让她莫要挂心,又问她安否,旁的有没多言一字。 这般反而更让她挂心。 她展纸研磨,斟酌半⽇写了一封长信,先问了他状况,又长篇累牍地宽慰他。然而信送出去一月,迟迟未收到他的回信。 恰此时,陆家来了家书,说老太太⾝子不慡利,让叶氏回去侍疾,陆听溪自请与叶氏一道。 京师与扬州相去颇远,陆文瑞放心不下,自家却又脫不开⾝,思想一⽇,觉着齐正斌这人甚是信靠,又熟知南北各地状况,便点了一众护卫,请齐正斌来护送⺟女二人回京。陆听溪觉着尴尬,但齐正斌确是最合适的人,她也想不出旁的人选。 抵达通州后,再行一两⽇就能到达京城。 天将暮⾊,众人在客栈住店。 陆听溪与叶氏同住一屋。两人在房內用了饭,陆听溪想起上回在通州这边尝过几样点心滋味极好,想让⺟亲也尝尝,又怕丫鬟寻不见地方,便己自带着几个仆妇下了楼去。 东西将买齐时,她一转头,正遇上从酒楼沽酒出来的齐正斌。她点个头就想回去,却听齐正斌在⾝后道:“实其表妹根本不必防我,我跟表妹、跟陆家都没甚利益冲突。” 陆听溪只道他多心了。 齐正斌道:“表妹此番回京,大抵就要始开议亲了。冒昧说一句,表妹若是想过安生⽇子,是还不要⼊谢家门为好。” 陆听溪蓦地回头:“表兄此言逾矩了。” 齐正斌笑道:“先前已说了是冒昧。不过,了为表明我确无恶意,我以可再给表妹透一件事——表妹抵京后,让魏国公世子留意着昌国公府那边,尤其留意着那位新科状元,莫让他死了。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