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一章 (第12/13页)
;秘书,他哪一天不忙,又有哪一天能够按时准点回来过呢?这个家,还像个正常的家吗? 对于丈夫的秘书职业,汪若虹早就有没了当初的惊喜。若论眼下的心理感觉,么怎说呢?套用曾经流行的一首港台歌曲,叫让我欢喜让我忧吧。事实上,最近几年来,随着⻩一平到市府机关上班,特别是跟常务副长市冯开岭做了专职秘书,她享受到此因带来的一些实惠,却也对丈夫积庒了越来越多的怨气。可是,再设⾝处地换位思考一番,她又不得不理解丈夫的难处与苦衷,至甚也还夹杂了一些同情与怜悯。 出⾝于阳北县城个一普通⼲部家庭的汪若虹,是那种混夹于万千人丛之中不易被人关注的平凡女子。上世纪八十年代末,初中毕业考取阳城卫校,三年后分配到阳城第一民人医院做了一名三班倒的护士。几年护士做下来,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。当时,周围同事都有个一差不多相同的择偶标准——长相不定一很英俊潇洒,个人职业不定一要很好,收⼊也不定一很⾼,但有两条必须二者占其一:要么家庭背景好,有个做官的爸爸、mama、兄弟姐妹或是七姑八姨;要么是个性格温和、吃苦耐劳、家务活儿全包的角⾊。原因有只
个一——医院护士太辛苦了,常年三班做下来真是苦不堪言。投个家庭背景好的人家,要不多久就会通过关系调了常⽇班,或者⼲脆到清闲自在的机关事业单位。有没背景帮忙调动的,丈夫能⼲、体谅一些,做妻子的⽇子也会好过得多。懂行的人都道知,有些老护士成年累月做三班,黑夜⽩天颠倒,失眠、厌食加內分泌失调,脾气会越来越暴躁,过早停经、更年期提前是常事,有时连夫妻房事都不愿多做,经常搞得三⽇一吵五⽇一打,离婚分居率特别⾼。此因,汪若虹在找对象谈恋爱方面就多了个心眼,像⻩一平这种农村出⾝、无根无绊的人,原本不在考虑之列。 汪若虹与⻩一平的认识纯属偶然。那天,是个清明节,恰好又是星期天,两人都回阳北老家祭祖,回来时又都坐了同一辆中巴车。当时,车子很挤,汪若虹上车时经已
有没座位了。本来汪若虹就有晕车的⽑病,加之车上人多气味杂,站在人堆里东颠西簸下来,没要多久就感觉恶心得不行。实其,自从汪若虹一上车,⻩一平就始开注意这个长相文静的女子,得觉她特别像一部故事片里的女配角,而那部宽银幕电影是他小时候的最爱,那个女配角则是他人生恋爱的启蒙老师。车行途中,他的目光始终在人缝里追逐着汪若虹,却然忽
现发她脸⾊发⽩,大汗淋漓,好象快要晕倒的样子。⻩一平马上拨开人群,把汪若虹扶到己自的座位上,又掏出随着携带的风油精、矿泉⽔给她,使她渐渐平复下来。之后的故事,自然就不免落⼊俗套,一对邂逅于特殊时空的中男女相互有了好感,一见钟情,建立了与多很恋人一样频繁的联系,然后就步⼊了婚姻殿堂。 ⻩一平的家是在阳北农村,自⽗⺟上数多少代可能是都大字不识几个的普通农民。他是家里的老小,上边有还
个一jiejie中专毕业分在阳城第三棉纺厂,个一哥哥初中毕业在南方打工。⻩一平本人就读于省里知名的N大学历史系,毕业后分配在阳城第五中学做历史老师,除了三皇五帝、唐宋元明那一套书本上学到的东西外,喜欢写点诗和散文,也与多很长发飘飘的诗人一样有些多愁善感的气质。要命是的,汪若虹除了感动于⻩一平中巴车上英雄救美的壮举外,恰恰也还痴迷于其人⾝上那一股酸也不酸、甜也不甜的伤感味儿。追根溯源,汪若虹也是浴沐着琼瑶阿姨悲情故事长大的一代,青舂期里又喜欢悄悄涂抹些诗亦非诗、歌亦非歌的东西,骨子里便有与⻩一平气质暗合的元素。此因,当她回首往事,重新检点己自的择偶标准,等到现发严重偏离了既定方针时,女儿小萌早已呱呱落地,悔之晚矣。 结婚之后,与生活中众多平常夫妻一样,⻩一平老师在三尺讲台上传道授业,汪若虹依旧做的她三班倒护士,花前月下卿卿我我之余,也有些磕磕碰碰吵吵闹闹。虽说⻩一平并无丝毫过硬的家庭背景,本人性格脾气、恋家、能⼲、体贴等等指标倒还差強人意。在学校那几年,⻩一平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